王思迪的采访地点定在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董事长办公室,电梯是师生们一起乘坐的,办公室里陈设极简,除了桌椅就有一组书柜和沙发。这些都和想像中的民办高校董事长、豪华办公室、独立空间……完全不搭界。
不过当这一切发生在王思迪身上,反而显得十分合理。在教职员工们眼里,这位年轻的董事长每天八点半到学校,兢兢业业地开会、听汇报、研究工作,中午就在办公室里铺张报纸吃盒饭。
大家喜欢王思迪的理由是,他是个温和又不失力量的行动派。面对我们的采访,王思迪也是如此,言无不尽,问啥答啥,尽心帮助我们把公众号做好。
王思迪把采访时间安排到中午12点30分,彼时他刚刚结束一上午的长会,秘书把盒饭送了进来。王思迪十分客气地说:“如果你们不和我一起吃的话,咱们就先采访,我晚一点再吃。”
从海归精英的跑道上起飞后,怎么降落到民办高校董事长这个停机坪上,这些年王思迪对这个问题已经回答得熟记如流。乍看上去,属于他的一切都花团锦簇,但是内里藏着的却是超强度的奋起、紧张与疲惫。
2011年,他从英国留学归来开始接过父亲的班,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了这所学校里。“尽管管理学校不同于做生意,对我来说非常不易,但这所学校是我父亲当初联合长春理工大学共同创办的,他有着很深的教育情结,我希望可以帮他做得更好。”
面对全新的领域,王思迪的选择是从基层单位入手,一点一点摸清学校的整体情况,进而理清未来的发展思路。他在工作中成长,也渐渐进入角色——面对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真正PK的大时代即将来临,他迅速成立改革领导小组,希望加强民营体制改革的力度,从教学、管理、行政三方面动刀子;为了培养出素质更高、更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,他提出打造“三维人才”(即健康、心智和能力)的立体人才教育思想,并把这套培养方案贯穿于教学育人始终。“在这点上,我承认自己受到国外教育思维的很大影响。打个比方,把同样问题交给中国学生和国外学生,我们的学生往往会顺着你的思维方式想着怎么‘落地’,国外学生却先考究问题本身对错与否,对了再往下做,这种敢于挑战既有事实的劲儿,有点像伽利略挑战亚里士多德。”他说,“不把成绩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尺,现在看来似乎是一个很大胆的想法,但是我认为,未来社会需要的恰恰是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人。”
最近,王思迪正在完善一个“易仔生活在线教育平台”,一方面作为学院本科教育的延伸,另一方面开发职业教育课程和全民终身课程。不是跨界,他要紧紧抓住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。
王思迪渴望有新鲜血液进到体系中,带来一些新的变化。在教育领域里五年的尝试和经历,让他对自己的潜能和目标更加清晰,“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。”
成熟来临的过程,不是以年龄增长、久坐不动渐渐发胖作为宣告。对王思迪来说,他的成熟来自于想认真地学习、思考和沉淀。这些年,他少有时间休息,只有过年的那两星期才能安静地坐下来想想自己。两年前的“那两个星期”,他开始写日记,把一段时间里没想明白、没解决的事全列出来,定期整理。今年的“那两个星期”,他开始看书充电,看张启华的《读懂毛泽东》、俞敏洪的《在绝望中寻找希望》。开学典礼上,他认真地跟学生们说:“这个月我读了六本书,你们可别被我超过去。”
每天一睁开眼,王思迪脑子里想的全是工作,特别是大大小小的困难扑面压来,人都麻木了。但是他却有自己的解读方法:“如果一个人一天24小时都在全力忙一件事,但是还没达到预期效果,只能说方法和水平还不够。那就不能闷着头使劲干了,而是要重新思考,重新改进。”
1点20分,采访结束前,这个29岁的年轻人应我们要求打开饭盒——一碗牛肉面、一盒干豆腐丝,面已经坨掉了,他吃得却很香。